
桃粉大尾蚜Hyalopterus amygdali Blanchard同翅目蚜科。
一、发生与危害
以成、若虫群集寄生叶背吸食汁液,受害叶片两缘向叶背纵卷,形成绿色至红色肥厚的拟虫座,严重时全叶卷曲绳状。受害部位常留大量白粉。排泄蜜露常致煤污病发生。
二、形态特征
(1)成虫。无翅胎生雌蚜体长2.3mm,宽1.1mm,长椭圆形,绿色被覆白粉;腹管细园筒形,尾片长园锥形。有翅胎生雌蚜体长2.2mm,体长卵形,头、胸部黑色,腹部橙绿色至黄褐色,被覆白粉。(2)卵。椭圆形,长0.6mm,初黄绿后变黑色。(3)若虫。若虫形似无翅胎生雌蚜,但体小,淡绿色,体上有少量白粉。
三、发生规律
每年发生10~20代,以卵在冬寄主的芽腋,裂缝及短枝叉处越冬。5~6月份繁殖最盛为害严重,大量产生有翅胎生雌蚜,迁飞到夏寄主上为害繁殖,10~11月份产生有翅蚜,返回冬寄主上为害繁殖,产生有性蚜交配产卵越冬。
四、防治
(1)农业。在春季蚜虫发生量少时,及时剪掉被害新梢,可有效控制蔓延,适用于幼树园。
(2)生物。天敌主要有瓢虫、草蛉、食蚜蝇和寄生蜂等,对蚜虫发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。
(3)药剂防治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