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发生与危害
该幼虫白天躲在枝叉阴处,夜晚取食,其食量很大,常造成叶片残缺不全,严重时叶片被蚕食一光。
二、形态特征
成虫体长36毫米,翅以红色和土黄色为主,并有闪光。头、胸背部有2条红色纵带。腹部背中线为红色。后翅红色,近基部为黑色。
幼虫体长80毫米左右,绿色或褐色。体背从后胸至第八腹节有黑纹。第一二腹节有眼状斑。尾角小而下弯。
三、发生规律
1年发生2代。以蛹在浅土层中过冬。成虫有趋光性,白天躲在树冠阴处和建筑物等处,傍晚出来活动,交尾、产卵。卵产在寄主花卉的嫩梢及叶片端部。卵期约8 天。幼虫昼伏夜出,以清晨危害严重。6~9月均有幼虫危害。10月老熟幼虫入土,用丝与土粒粘成粗茧,在其内化蛹越冬。。
四、防治方法
(1)成虫趋光性很强,可利用黑光灯诱杀。
(2)在幼虫严重危害期,药剂防治。
(3)虫量少时,可观察地面排粪状况,进行人工捕杀。 |